材料一1923年土耳其共和国成立后,6.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在奥斯曼土耳其帝国时期.圆柱形红色礼拜帽是神圣的宗教和帝国的象征.1923年土耳其共和国建立.凯末尔担任总统.选择了具有西方色彩的现代化道路.推行改革.但遇到巨大阻力――青夏教育精英家教网――
4、苏联大清洗:
1935-1938年,苏联进行了错误的大清洗运动,其产生的原因:
(1)小生产者占优势的社会经济结构,经济文化落后,缺乏民主传统(根本原因)。
(2)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下,缺乏民主监督,个人崇拜盛行。
(3)斯大林个人的错误观点。
(4)复杂的国外形势的影响。
影响:大清洗运动,严重破坏了社会主义科学文化资源和各级干部资源,是苏德战争初期苏联处于不利形势的原因之一。
例题1:
苏联1936年宪法规定苏联的经济基础是
A.以公有制经济为主多种经济成份并存
B.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所有制
C.生产资料社会所有制
D.国家资本主义所有制
例题2:
1936年苏联新宪法的颁布之所以成为苏联社会主义建成的标志是因为
A.它宣布了苏联是社会主义国家
B.它规定了苏联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所有制
C.它规定了苏联公民的自由和权利
D.它反映了苏联社会经济结构、阶级结构的重大变化
例题3:
下列对苏联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经济体制,表述不正确的是
A.它是在险恶的国内外环境下形成的
B.与当时苏联的生产力水平相适应
C.在战争期间和国民经济恢复时期没有发挥积极作用
D.后来严重的阻碍了苏联国民经济和其他各项事业的发展
例题4:
下列哪些属于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造成的消极后果
①农轻重比例严重失调②斯大林个人崇拜日益严重③肃反运动扩大化④社会主义科学文化资源和各级干部资源的严重破坏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
答案:B D CA
附:苏联20-30年代的经济政策与中国革命胜利后的经济政策比较
两国都是在无产阶级政权掌握国家经济命脉,都是在小农经济占优势,都是帝国主义经济封锁的情况下,推行的经济政策。
苏联1921年新经济政策取代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允许国内资本家经营部分企业,利用市场、货币关系,扩大生产恢复经济。在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中,新经济政策被取消,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生产资料公有制在国民经济中占支配地位。
新中国初期,由于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在国民经济中占重要地位,党和政府合理调整工商业,在工矿企业中实行民主改革和生产改革,迅速地恢复了国民经济。1953年至1956年又实行了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总之,苏俄是没收私人资本,而中国实行赎买政策的和平过渡。
附:斯大林模式对中国的影响
斯大林模式对中国影响深远。这种体制忽视了民主与法制,导致个人高度集权。在我国由于该体制推行,“左”倾路线占主导,计划经济居绝对支配地位,国民经济出现严重困难,最终导致“文化大革命”的产生。因此当前我国经济上要改变政府管理经济的模式,发挥市场的调节作用,政治上健全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防止个人专断。
[学术争鸣]
世界现代史的开端问题
关于世界现代史的开端,1996年的大纲规定如下:“世界现代史从1917年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为开始”,2000年的新大纲,不但再次明确提出俄国十月革命为“世界现代史的开端”,而且比1996年的大纲提得更清楚,规定得更明确。新大纲指出:1917年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是世界现代史的开端,人类开始步入探索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新时期。”坚持这一观点的最主要的依据,是马克思主义的社会经济发展形态理论,即马克思主义理论认为,人类社会发展经过“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社会”五个阶段。十月革命的胜利,标志着人类历史发展的第五个阶段,即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社会开始在人类出现,虽然它在是在少数国家、甚至在个别国家出现,虽然它在以后的发展中还出现了严重的曲折,但十月革命终究标志着人类历史新的一页揭开了。因此人们在评价十月革命的历史意义,总是正确地指出“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开始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
近年来,关于世界现代史的开端,出现了一些新的意见,主要是认为,现代史的起点应在19世纪末,20世纪之初帝国主义形成之时,因此有人提出“世界现代史”应称为“20世纪的世界史”。持这种观点的学者认为:“世界历史虽然从近代已经开始,但到了20世纪世界才在经济、政治、文化各个方面联系成为一个息息相关的整体”。“主要意义上的世界史,在20世纪终于形成。”21世纪教育网
[08高考试题专练]